赵刚:家长是学校教育天然的伙伴和同盟者
2012/6/7 17:03:19 来源:深圳网

城市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赵 刚

  第四届新东方(微博)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于2011年11月5日-6日在京举行,本届论坛主题为“城市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未来”。知名教育专家、学者、社会名人、知名媒体、中小学教育工作者、家庭教育工作者和热心家长等千位嘉宾共聚一堂,新浪教育频道对本届论坛进行独家网络媒体报道,在6日上午举行的论坛环节中,城市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刚、哈尔滨第三中学校长赵文祥、上海徐汇区机关建国幼儿园党支部副书记朱军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长张欣、铜川市铜官中学校长张萧、襄阳市大庆路小学校长李晓蕊进行了精彩对话,论坛对话著名青少年心理专家、国内学习治疗创始人之一由宋少卫(微博)主持,以下为城市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刚发言实录:

  主持人苏颖昕:谢谢王修文老师的分享,下面我们进入到一个大家可以相互探讨、对话的环节,要请出的参与对话环节的嘉宾有:城市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刚老师;哈尔滨第三中学校长赵文祥校长;上海徐汇区机关建国幼儿园党支部副书记朱军;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长张欣;铜川市铜官中学校长张萧;襄阳市大庆路小学校长李晓蕊。最后,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对话环节的嘉宾主持人,著名青少年心理专家,国内学习治疗创始人之一的宋少卫老师。

  主持人宋少卫:听完几位老师的发言非常感慨。我们今天讨论的是“家校合作”的话题,刚才我听几位校长交流的时候,我就在想,像王修文老师讲的,如果一个学校里面,学生、家长,还有校长一起参加同一个活动,确实会让孩子更兴奋。当一个孩子跑在你前面的时候,回头看你的心情一定是非常高兴的,也是非常自豪的。

  所以,我们今天来讨论的这个话题,“学校教育如何来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”,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,也很高兴跟赵刚老师和五位校领导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。

  最近,一些资讯事件不断发生,比如说“药家鑫事件”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我们的家庭教育。在家庭教育里面,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?我们知道,现在第一代80后独生子女已经开始做父母了,大多数的80后的父母都认识到家庭教育很重要。但是他们有的时候会感到困惑,不知道怎么去做才更好。我想首先先请问赵刚老师,您觉得作为家庭教育的实施者——父母,他们应该在家庭教育阶段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?

  赵刚:我从昨天王老祥老师的话题说起。王老师说,我们正在从“学历社会”走向“学历+能力社会”,最终走向“能力社会”。而城市的社会转型,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,而且城市非公事业单位在逐渐增加,也就意味着我们很多孩子未来走向职场的时候,必须具备全面的能力。因此我们做家庭教育的,也就是我们的家长,要为我们的孩子做好人生的规划。

  学校是阶段性的,它仅仅是在一个时期内培养孩子基本的知识和技能,让孩子走向未来社会的时候,有一些基本能力来适应这个社会,这也是******规定的学校的法定义务。但是人生当中最长的时间,孩子是和家庭、和父母在一起的,当孩子最终走向社会和职业,他靠什么在未来社会站得住脚?这就要求我们家庭要对孩子做出一个规划。

  很不幸的是我们城市正面对着两大现实,一个是我们实行了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,我们家只有一个孩子,因此,天然的溺爱和包办成为我们今天家庭抚养的一个主要旋律;第二个,由于城市社会教育的缺失,因此我们的评价体系只能仅仅用量化的手段,因此“分数”是我们目前最有用的,也是最管用的一个评价手段。因此,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就要让我们的家长明白,如何让孩子在未来社会站得住脚。

  某种意义上说,职场上是将来检查孩子能力最重要的考场。所以说,我们家长在给孩子做规划的时候,最重要的要明白我们孩子在未来职场需要哪些能力。这些能力包括合作能力,自我生存的能力,协调的能力,以及大量形式上的能力,这些往往是我们学校能力所不可及的,这就需要我们家长的规划。

  这就回到我们今天谈的这个话题,学校如何促进家庭教育?这需要我们学校教育做到以下三点,一是有重视家庭教育这种意愿;二是有家校合作的动力;三是要让我们的家长知道,你的一言一行将会影响到你的孩子,学校与社会,尤其与家庭的关系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个关系。

  我给大家透露一个消息,2011年11月11日,教育部将要推出《全******长委员会指导工作意见》,我参与了这个工作。这里面明确提出了我们家长的义务,家长的责任,同时提出家长也必须接受教育,家长是我们学校教育天然的伙伴和同盟者。

(责任编辑:佚名)
关于我们 - 广告服务 - 网站地图 - 会员专区 - 客户服务 - 疑难解答 - 联系我们
地址:深圳市福田区海鹰大厦。城市·深圳 粤ICP备14023058号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15811841184 举报邮箱:nihao@foxmail.com
Copyright© 2007-2017 www.sz.gd.cn 深圳网 版权所有